

10月8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风在外语学院北楼三厅开展学术讲座,主题为“被新文化运动捧杀的西方诗歌:从谱系学与诗学的角度看中国的百年西诗汉译”。本次讲座由河南大学翻译理论研究所所长侯健副教授主持,外语学院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共同聆听此次讲座。
王教授以福柯的谱系学作为切入点,指出谱系学采用一种解构主义史学观,揭示人在建构历史的过程中被埋没的历史真相。王教授同时指出,西诗汉译被认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诗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白话新诗就是受了西方诗歌的影响而产生的,但是将谱系学与诗学结合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一系列盖棺定论的认识都经不起追问。
接下来,王教授带领大家用谱系学的方法重新审视白话新诗产生的这段历史。王教授旁征博引,所研究的史料涉及日记、译作、报刊书评等。最后,王教授表示在白话新诗结胎期和萌芽期,中国的诗歌译者翻译的是西方格律诗,却生出了自由诗,这种结果是充满讽刺意味的,他引用唐德刚的话:“回顾过去八十年新诗的发展,我们向洋人去东施效颦,可说是一项也未学会,最后终于学会了一项,这一项便是‘一项未学’”。
讲座尾声,在场师生积极提问,王教授一一详细解答。最后,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