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筑梦兰考乡村振兴”专项服务团在兰考县王庄村王庄小学开展首日教学工作。此前一天,志愿者们历经两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王庄村王庄小学,经过一下午的紧张备课,志愿者们准备好了他们要讲的课程。在今天,他们满怀热情,开启了第一天的支教生活。
志愿者们原定八点开课,但是六点就已经有学生到教室学习,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让志愿者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职责,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教好学生的信念。进入校园,学生们积极地拿起了清扫工具打扫校园,乖巧的样子让志愿者们越发喜爱。八点,上课的哨声准时响起。
童话入境,循序渐进,巩固基础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志愿者崔沐淼为四年级的学生们打开了童话世界的大门。这是一节语文课,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志愿者在黑板上画上了图画,结合丰富的语言给学生们描述了巨人、孩子、花园、变换的风景……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幅幅奇妙的图画展现在四年级学生们的眼前。她讲得生动,学生们听得入迷。随后,她利用课文,给学生们讲解了关联词的使用方式,又配以练习和当堂解答,让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与提高。稍作休息后,志愿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们一边回想课前讲的童话故事,结合刚学习的关联词,一边寻找创作灵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最终在课上完成了一篇篇富有童真的作文。广泛参与,积极互动,寓教于乐,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心理关爱,多样教学,乐在其中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志愿者十分在行。今天上午,志愿者周慧将自己平时所学到的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把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带给了王庄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
为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和内涵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志愿者以游戏“我的五样”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让他们更好地、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志愿者和学生们深入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们进行了普及,并佐以教具和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讲解和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王庄小学的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学会了什么是珍惜,学会了怎样关心自己、同学和家人。
学生们在课后对志愿者依依不舍,积极向志愿者提出问题,志愿者一一为他们答疑解惑,使得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到了课上有交流、课后有效果、课下有收获,能够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在花样时光能够更上一层楼。
探索科学,实践为上,收获真知
科学课,是志愿者们为王庄小学学生们开设的一门特设课程。为了丰富学生课程,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志愿者厉昊阳为二年级的学生们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这节科学课,志愿者为学生们介绍的是杠杆尺和钩码的使用方法。
此前,王庄小学的学生们从未上过科学课,因此,当志愿者抱着教具进入课室时,学生们便激动地欢呼了起来。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会使用杠杆尺和钩码,志愿者将学生们分成五组,再亲身教学,力保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并使用杠杆尺和钩码。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学生都熟练掌握了杠杆尺的使用方法,从他们明亮的眼睛中,志愿者看到了他们心中燃起的对科学的兴趣。志愿者厉昊阳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向往,能培养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保持一颗乐于求知的心。(新闻作者:黎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