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首 页>>学院新闻>>正文

放飞青春梦想 书写时代篇章——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潭头支教团首日开课

作者:左珈源、孔浩璇 摄影:张朋举
日期:2018年07月11日 16:55
浏览量:

7月11日,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发扬河大遗风、振兴潭头教育”暑期支教团在河南大学潭头附属中学首日开课。此前一天,志愿者们历经六个小时的颠簸来到坐落于玉阳山脚、依靠在伊河之畔的河南大学潭头附属中学,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在简单的休整后,志愿者们连夜制定了丰富全面的课程计划并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在接下来十余天的时间里,支教团除了教授常规的中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科目外,还加入了模联知识普及、音体美等文体活动,力求做到全面、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教学,带给学生们一个丰富多彩而又难忘的假期!

灵动课堂小新闻见大世界

说到课堂灵动性,七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最有发言权。上课铃声响起,志愿者杜雅倩走上了讲台。今天她要讲的是语文课本上的第一篇课文——《新闻两则》。这篇课文介绍了新闻这一种全新的文体,为了让学生们理解“何为新闻”,她以新闻标题为切入点,让大家根据不同的事件拟写新闻标题,然后由同学们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个。志愿者还准备了许多新闻素材,通过比较与探究学习,学生们对新闻的导语、正文等部分各自的功能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了新闻语言简洁、准确的特点。除了讲解新闻写作应遵循的立场,志愿者还准备了几个话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事件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广泛参与,积极互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这才是灵动课堂的真谛。

朗朗英文课外知识频登场

还没有走进七年级一班的教室,就听见了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第一节是英语课,志愿者左珈源首先领读单词,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紧紧地盯着课本。他们的声音虽然很洪亮,但在许多发音中仍然会出现非常明显的错误,每每这时,志愿者就会停下来,一个一个进行纠正,直到大家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在学生们自行朗读期间,志愿者来到学生身旁,认真听他们的发音并对于他们提出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

这节课属于词汇课,志愿者在讲解过程中会把单词融合到具体的例子中,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在讲到“football”时,志愿者适时引申出“soccer”这个词,并就此进行了发散,简单的向学生们介绍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部分区别,两种英语不同的的发音和拼写差异激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这堂课志愿者使用了双语教学的思路。志愿者左珈源认为:作为外语学院的学生,应当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学生教材,深入浅出的进行授课,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争取让学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挥洒汗水操场上青春飞扬

经过昨日的阴雨连绵,今天天气终于有所好转,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课。体育课刚开始,志愿者罗昊重点强调了安全问题。同时,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安全,支教团队还为此特意配备了一名安全员。

在经过热身后,罗昊把同学们分成两组,女生学习跳绳和打羽毛球,男生则学习打篮球根据不同的程度进行授课和分组对抗。拿着运动器材,同学们个个爱不释手,目不转睛地盯着志愿者的演示,像模像样的悄悄比划着。让志愿者没想到的是,这些学生中竟然还有一名“深藏不漏”的篮球校队成员。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尽管有些害羞,这位同学还是担当起了“小助手”,协助罗昊的授课。志愿者罗昊表示,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他会根据学生们的兴趣,争取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实体育课堂。

学思践悟书写时代新篇章

吾辈之心应清似伊水,吾辈之志要高似玉阳。“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施展才华、建功奉献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下乡”作为外语学院“担当外院人”活动的重要一环和实践育人的关键部分,要求支教团成员牢记服务使命,牢牢抓住实践这个成功之本,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本领、成栋梁。充分发扬外语学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和“知行合一”精神,甘于奉献,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必须勇于奋斗,固好根脉,做好准备面向未来,无悔青春之志,不负时代所托。放飞青春梦想 书写时代篇章!(新闻作者:左珈源、孔浩璇  摄影:张朋举)

上一篇:外语学院潭头暑期支教团开展英语公开课活动
下一篇:​外语学院2018年在职研究生(含在职教育硕士、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暑期课程安排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联系电话:0371-22866487 技术支持: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