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首 页>>学院新闻>>正文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记河大外院俄语系前三周网上教学

作者:刘志华
日期:2020年03月11日 16:50
浏览量:

在开学的这三周里,我们俄语系同仁与外语学院全体教师一起,响应学校学院领导的号召,积极设计网课,坚持克服技术、场地、精力等方面的困难,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提高了个人电化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三周里,我们的教学经历了最初试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教学方案的过程。老师们综合运用各种软件、各种方法来保证教学效果。可以说,这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激励,一次创造。作为外语教师,无法在专业方面对前方的疫情有所帮助,但极端的情况时时刻刻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克服、去创造新的教学形式。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守好自己的岗位,为学生奉上“知识盛宴”,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实践出真知,全面动员克服困难

开学前,在学校、学院领导的组织指导下,我们全系教师都认真学习了相关教学软件,如雨课堂、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并准备了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课后练习材料、阅读材料等。然而,应用到实践中,仍然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大家在网上对此进行了大量讨论,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网络授课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我系几位老教师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她们不惜时间和精力,尽全力学习,向年轻教师不耻下问,保证了教学顺利进行。张红老师是我系最早下载雨课堂等教学软件的教师;闫吉青老师多次试用各种授课软件,并根据所授课型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软件。绝大多数老教师都坚持通过网络批改学生作业。他们的谦虚好学给我们做了杰出的榜样!

作为最年轻的男教师,王岩冰老师是我们的“技术能手”。有了技术问题他总是记在心里,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2月末时大家曾经在群里讨论软件的使用问题。他经过探索提出:1、腾讯会议不能播放PPT动画的问题,可以用PPT的阅读功能播放动画;2、电脑不够好使,可以用手机钉钉的视频会议模式直播,分享手机屏幕,效果也是很棒的,同学们互动效果跟腾讯会议一样好!

这次疫情,许多老师家里也受到了影响。周瑞敏老师九位家人被隔离,家庭空间有限。为了离路由器更近、保证授课时的网速,她只能在床边搭一个小板凳,把电脑放在床上授课。尽管条件艰苦,她并没有因此松懈一次课。坚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周瑞敏老师克服困难坚持教学

关于网络教学的过程和经验,我系张红老师说:“三周的网络教学彰显了俄语系在疫情期间互帮互学、资源共享、共同交流的团队精神,感受到了俄语系大家庭的温暖。至今忘不了,最初在选择、首次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那种紧张、慌乱的心情。从微信多人语音、雨课堂到丁丁,再到腾讯会议,为了找到适合俄语精读课教学的平台,不断反复地看视频,了解、使用各种平台。为保证网络教学的正常运行,正式开课前与学生多次试课,亲自感受每个平台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特别感谢俄语班的学委和班长,她们通力配合,随时上线与老师试课。鉴于声音清晰度、交流互动的畅通性,最终选择了腾讯会议。虽缺少师生间面对面的眼神交流,但通过课堂上的一一提问,及时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自律性高的同学加以鼓励,对自律性弱的同学不时提醒。目前教学活动进行顺利,师生互动良好。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努力达到实体课堂教学效果。”闫吉青老师总结道:“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学内容等,不断接触新的信息,学习新的理念,具有创新意识,保持创新的积极良好心态极为重要。线上教学对于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师而言,无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但事实上,无论多么老生常谈,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第二,同事协作的重要性。在这实施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每走一步,我都深切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力量。假如当初没有教研室老师同行们在小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切磋琢磨,没有相互间的学习砥砺,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掌握并游刃有余进行授课是不可能的。因此,凡事只要我们具有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团结协作,勠力同心,踏踏实实,奋力前行,无论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能够克服。”

我们的教学正是这样,在互帮互助中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领导关怀,背后的支持和质量的保证

网络课程对于大家都是第一次,不能与学生面对面,无法得知学生的反馈,尤其是对于年青教师来说,不免都有些担心教学效果。这时系主任王志坚老师的鼓励和参与给我们吃了定心丸。王老师本身有20多节的课时,还承担着系里的众多繁杂事务,但他仍然抽出时间来进行网上听课,提出建议,时刻鼓励大家。他的鼓励使我系每一位教师感到教研室这个集体的力量,是大家坚持下去的重要推动力。

王志坚老师旁听孙雪森老师的“俄语精读(四)”课

王志坚老师、闫吉青老师和周瑞敏老师旁听“译文评析”课

在听过系里绝大多数教师的课程后,王志坚老师说:“讲课过程基本跟现实情境相似,互动比真实课堂有点费时间。但老师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讲课细致,基本使用俄语授课,讲课主次分明清晰,课间休息时还询问学生防疫情况,心理状态如何,如何调整,以及听课的感受和体验。”主任的支持和鼓励是课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三、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不熟悉网络教学,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时有障碍,部分学生因看不见老师本人而感到慌张、走神,部分学生由于家乡网速问题跟不上教学进度,针对这些情况,俄语系教师积极向学生征集教学反馈,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首先,根据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软件。钉钉教学的优点是放送PPT比较流畅,可以放PPT动画,并且可以视频回放,有助于学生复习知识点,缺点是口头回答问题时需要连麦、速度较慢,且一次只能连入一个同学;腾讯会议的优点是即时回答问题速度较快、音频较清晰、可多人同时在线说话,缺点是PPT只能整页放,不能放动画,不利于循序渐进地讲解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重新组织课堂时间分配,把知识点讲解时间与口语训练时间分别集中,在讲解具体知识点时使用钉钉,在口语训练时使用腾讯会议。

其次,针对部分学生精神不集中的问题,老师们采用一些拉近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尽快沉浸到教学环境中。例如,孙雪森老师的办法是:在课前或课间播放相关歌曲或视频,使学生准备好上课的心情,提升对俄语的兴趣。于晓利老师说:“(网络上课时)我会不停地重复重点难点,因为看不到学生状态,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清或听不见。网络授课并没影响讲课的质量。网络直播课,所有学生连麦在线就可以,我会一直开着自己的摄像头,让学生可以听到看到老师的状态,这样对他们也是个督促。”

于晓利老师坚持开视频教学,保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再次,根据学生需求和线上教学的特点,改进PPT,使教学效果更好。线上教学与线下不一样,在PPT上可以呈现更多内容,但必须留出视频窗和互动窗的位置,避免遮挡PPT。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我系很多教师并没有直接使用线下教学时用的PPT,而是重新改进或制作了PPT页面,使之更符合线上教学的要求。

王岩冰老师改进后的PPT

刘志华老师改进后的PPT,将习题答案做入,方便学生核对

最后,每次教学过后,教师将PPT发送给学生,并随时在线回答问题,方便因网速而落后的学生进行学习。

刘志华老师随时在线回答学生问题

四、跨越山海,满怀情意的坚守

还必须提及我们的外教。虽然远在俄罗斯,有着语言、时差与网络上的众多不便,但波琳娜外教和布里涅夫外教都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在二月中旬就准备好了全部网络教学材料,如电子书、电子教案、音频、视频等,开学后按时授课。同时,他们还表达了对中国政府抗击疫情效果的赞赏和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心。他们的坚守给了学生很大信心。

布里涅夫外教表达对中国疫情的关心和美好祝福

布里涅夫外教准备了丰富的在线教学音频和视频

外教在线检查学生做题情况

波琳娜外教克服语言和网络障碍,坚持每天填报疫情防控系统并汇报

关于网络授课的感想,波琳娜外教说:“网络教学有其优势,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需要反复研读、反复听材料,学生们规划自己学习计划的自主性增大了。而且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向老师提问或进行课堂讨论。由于无法面对面授课,部分课程内容是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答疑的方式来教,这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心里压力很大,担心自己跟不上同学,也不好意思在课堂上当面向老师提出问题。有些同学不是在公共群里向老师提问,而是单独和老师交流。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意识和毅力不够,完成度不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技能去克服,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心理辅导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五、纪律与自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能忘记我们可爱的同学们。他们同样以自己学习的决心与努力抗争着疫情。同时,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老师教给的一切,而是主动参与在线学习过程,有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获。

2017级学生代表王佳瑞:首先要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备课。经过数周的网上教学,老师们使用软件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可以把每一个能用到的功能最大化利用,课堂氛围越来越像线下教学:老师们上课精心讲解,课间时耐心答疑,课后及时布置作业。外教老师也能克服时差的问题准时用微信给我们上课、给我们答疑解惑,并鼓励我们在家多看、多阅读、多听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材料。最后我想说的是,网络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的辛苦付出,也需要我们学生的积极配合,如课前做好课前预习、提前调试好上课设备,上课时可以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积极和老师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积极反馈。我相信这种师与生的高度配合所带来的效果,将会不亚于线下授课的效果。

2018级学生代表张仟:新学期伊始,面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改变带来了的挑战,一些同学的学习状态不好,不适应课程的作息方式,还没有从假期的节奏中完全调整过来。在师生的协作下,同学们积极调整状态,适应在家学习的学习环境,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的网络课堂,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向老师反馈意见,共同找到了适合俄语线上学习的平台与方式。

2018级学生代表崔增意:在网课过程中,老师为了将最好的课堂呈现给我们也做出了很多努力,老师不断寻找方法,准备各种设备与软件,保证网课能够顺利开展。上网课后,我的时间过得如此飞快,我感受颇深,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停课不停学”。信息化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丰富的内容实实在在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除此之外,我还感受到了网课的强大的交互能力,同学们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为了在线上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上课时认真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线下自觉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充分发挥自我控制能力。

2019级学生代表宋佳:在网上上课也有一段时间了,我认为我们俄语班同学表现还是很好的,几乎没有晚到早退的同学,同学们都比较自律,通过腾讯会议软件我们可以和老师在网上实现互动。大家上课状态也比较积极,还有不少同学在上课时候遇到不懂的就直接提出来,老师也非常鼓励我们这样,因为可以帮助大家解答不少问题,网上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还有就是老师很认真负责,虽然不是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但是老师会认真仔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提问照顾到我们每一位同学,每一个问题都解答到我们大家都明白为止。网课结束以后会给我们大家布置作业,再集中交给我们学习委员,老师会很认真的给我们大家批改指出问题,再拿到课堂上集中讲解。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网上教学质量还是非常棒的,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除了上述同学,2017级李怡菲、2019级胡一帆同学也都提到了在线教学对学习者自主能力和纪律性的提出的要求,感受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线教学对学生本身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这是从未有过的,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进步,表达了改变心态、改进学习方法的决心。

最后,还想特别提出一点。付江涛副院长作为疫情联系负责领导加入了俄语系微信群,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局限在疫情方面。虽然因专业的不同,他不方便听俄语系的课程,但他一直在微信群里鼓励大家,在精神上支持我们的教学。

付江涛副院长的鼓励

正是因为有这样负责任、甘愿为普通教师服务的领导班子,正是因为有这样谦虚谨慎、不懈努力的老教师们做榜样,正是因为有这样和谐如家的集体,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位外语学院同仁的帮助,俄语系的线上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俄语系全体成员借此机会向各位道一声:感谢有你!有你们!让我们携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必定迎来最终的胜利!(作者:刘志华)

上一篇:我院杨朝军教授担任河南省涉外翻译与语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下一篇:外语学院召开学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联系电话:0371-22866487 技术支持: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