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概况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所系院级科研机构之一,所长为兰立亮副教授。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副教授(含校聘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6人;校外兼职研究员2人。研究人员均具有海外访学经历。
1.研究方向
本研究所有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研究三个方向。
(1)日语语言学研究以郑宪信副教授、王铁桥教授(校外兼职研究员)为主。主要方向为日语篇章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郑宪信副教授参与完成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日汉篇章法比较”,出版了专著《汉日篇章对比研究》,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专业论文集发表有关相关论文数篇,在日语篇章研究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外聘研究员王铁桥教授多年来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及日本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在日语文化语言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日本文学研究以兰立亮副教授、何晓芳副教授为主。主要方向为日本现代文学研究、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研究。
近年来兰立亮博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现代小说个体叙事与伦理建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叙事学视野中的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大江健三郎小说诗学研究”和厅级课题多项,在《国外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日本研究》《外国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个别成果在发表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出版专著《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大江健三郎小说诗学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于前列。
(3)日本文化研究以孙文副教授、张博副教授、赵刚研究员(校外兼职研究员)、王方博士为主。主要方向为日本文献学、文化学。
孙文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本文化比较研究,关注焦点为跨地域、跨文化的民族、语言、文献的交流问题。参撰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阿伊努语言与文化的综合研究”)1项、一般项目(《<舶载书目>研究》)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舶载书目录”研究》)1项。发表专著《唐船风说——文献与历史》、合作翻译出版《探访计谋世界——<西游记>》(原著:中野美代子)、主编专题学术论文集1部,在《日本学刊》、《文献》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张博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本近世文学文化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浮世绘、武士道与大奥——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译著多部,在《世界文明》《外国问题研究》《日本问题研究》《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赵刚研究员在《日本学刊》、《皇学馆论丛》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有关日本历史文化的论文10余篇。专著《林罗山与日本的儒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林罗山的专著在国内这一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研究范围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态势呈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模式。
2.研究所特色
本科研机构的突出特色是方向较为齐全,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文学、文化三个领域,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前沿。郑宪信副教授的篇章语言学研究、王铁桥教授的文化语言学研究、兰立亮副教授的大江健三郎研究、孙文副教授的日本文献学研究、张博副教授的日本近世文化研究在国内日本学研究领域处于前列。本学科近年来的学术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日本学研究期刊《日本学刊》、《日语学习与研究》、《日本研究》、《日本问题研究》、《外国问题研究》、《南开日本研究》等权威日本学研究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文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形成了三个覆盖面广、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所是一个以学术骨干组成的科研队伍,在日本语言文学研究方面底蕴深厚,为日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支撑。近年来,在传统日本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学科交叉互渗,力争向区域国别研究转型,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成员概况
1. 负责人简介
兰立亮,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外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文艺学;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
一、代表性论文
[1]兰立亮.跨界叙事与身份认同——大江健三郎《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论[J].国外文学,2015,(04):144-152+157.
[2]兰立亮.个人记忆与历史书写——大江健三郎《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的历史叙事探析[J].外国语文,2015,31(04):19-24.
[3]兰立亮.边缘想象与狂欢书写——析大江健三郎《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的狂欢化叙事[J].外国文学,2013,(06):56-61+158.
[4]兰立亮.性别叙事的另外一种可能——大江健三郎《燃烧的绿树》叙事策略探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05):116-120+128.
[5]兰立亮.大江健三郎《静静的生活》的女性叙事探蕴[J].日本研究,2012,(02):118-122.
[6]兰立亮.文本游戏与历史书写——大江健三郎《同时代的游戏》叙事策略探蕴[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1):104-108.
[7]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语言实验探微[J].日本问题研究,2009,23(03):43-48.
[8]兰立亮.形式的意义——大江健三郎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J].外语研究,2006,(06):71-74.
[9]兰立亮.大江文学与隐喻思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5):94-97.
[10]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别了,我的书!》的互文性叙事与晚期风格[J].外文研究,2021,9(02):25-32+45+106.
[11]兰立亮.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时空叙事与身份认同[J].外语教育研究,2021,9(01):69-76.
[12]兰立亮.大江健三郎《感化院少年》的个体叙事与主体建构[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0,8(04):45-49+64.
[13]兰立亮.大江健三郎《水死》的戏剧叙事与伦理指向[J].外文研究,2020,8(04):54-61+105.
二、著作
专著:《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
《大江健三郎小说诗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
译著:《岛崎藤村作品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拉迪盖之死》,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三、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现代小说个体叙事与伦理建构研究”(18BWW031),主持人,在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叙事学视野中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10YJC752019),主持人,结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15YJA752004)主持人,结项。
四、荣誉与奖励
第八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三等奖。
河南省2016年度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郑宪信,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日语系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河南分会秘书长;河南省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化。
一、代表性论文
[1]郑宪信.日语指示词替代的功能分析——兼与汉语比较[J].河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58-62.
[2]郑宪信.日本人自杀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44-148.
[3]郑宪信.日语词汇学教学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04):84-85.
[4]郑宪信.论日语中的复合助辞「とは」[A].日本学论丛(第一辑)——纪念王铁桥教授从教40周年专集[C].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66-73.
[5]郑宪信.日语指称关系的功能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1):121-123.
二、著作
专著:《汉日篇章对比研究》(第一作者),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编著:《日本学论丛 第二辑--第三届东亚日本学国际研讨会专辑》,河
南大学出版社,2018。
译著:《眠狂四郎无赖控》(中),重庆出版社,2018。
教材:《日语教程》(副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三、科研项目:
1.国家“九五”规划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日篇章对比研究》(96BWWO24)
主要参加人,结项。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舶载书目录”研究——以日本宫内厅
书陵部藏《舶载书目》(2015JXZ1853),主要参加人, 结项。
3.河南大学社科项目:汉日篇章对比研究- -以省略为中心(XK01085)
主持人, 结项。
孙文,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及日本汉文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日本近世学术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东北亚地域原住民(满通古斯、阿伊努)语言文化研究。
一、代表性论文
[1]孙文.《华夷变态》所辑“风说书”非全为长崎原件[J].文献,2009,(04):167-172.
[2]孙文.重构东亚古典文明的理论尝试——“汉籍比较文献学”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03):128-135.
[3]孙文.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2,(02):257-264.
[4]孙文.林上珍《满清有国论》考原[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02):91-96.
[5]孙文.论“幸福”非“日本造的汉语”词[J].外文研究,2015,3(02):33-37+104-105.
[6]孙文.走近阿伊努:一个曾经被歧视的民族的学术史[J].日本学刊,2008,(01):85-97+160.
[7]孙文.《智证大师请来目录》义疏[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3):102-107.
[8]近代东亚哲学话语中被附件了条件的普遍性与世界史,(译文,原作者:中岛隆博,孙文译),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7(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14.12全文转载)
二、著作
专著:《唐船风说:文献与历史》,商务印书馆,2011。
译著:1《探访<西游记>的计谋世界》(合译2),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2.《中国文化史迹》(全12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合译3),上
海辞书出版社,2018。
3.《中国绘画史》(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合译1),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
古籍整理著作:《大日本史》(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全243卷,承担其中第97-131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三、科研项目
1.《“舶载书目录”研究——以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舶载书目>为中心》,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已结项。
2.《<舶载书目>研究》,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
已结项。
3.《<湖海诗传>整理》,2015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主持人,
在研。
四、荣誉与奖励
2018年9月,开封市2018年度优秀教师(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开封市教育局)。
张博,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一、代表性论文
[1]张博.侵华战争时期日媒战争报道策略研究——以《写真周报》为例[J].新闻传播,2018,(06):30-31.
[2]张博.近代天皇信仰的制造与日本侵略战争[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7,(04):32-38.
[3]张博.夏目漱石对明治“时代精神”的反省——兼论《心》的天皇制批判[J].日本研究,2016,(01):90-96.
[4]张博.荻生徂徕的训读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02):24-29.
[5]张博.日本江户时代的出版业——从庶民阅读史视角的考察[J].古代文明,2015,9(01):103-111+114.
[6]张博.二宮尊徳における朱子学の日本化・在郷化——徂徠学と対照する視点から[J].グローバル研究,2020(創刊号):3-17.
二、著作
专著:《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14。
译著
1.《新选组血风录》(新订增补版),重庆出版社,2014。
2.《“恶所”民俗志》,上海三联书店,2015。
3.《王安石:立于浊流之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三、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历史和解的症结--近代以来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2015JX23676),主要参加人,已结项。
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日本现当代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对日本来华游客决策影响研究”(2014-QN-157),主持人,已结项。
3.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课题“日本学者对和平学的认知:危机时代的和平学”(批准号19YJY011),主持人,在研。
何晓芳,副教授,硕士。
一、代表性论文
[1]何晓芳.论教育惩戒的精神向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04):27-30.
[2]何晓芳.日僧大智东传少林武术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36(02):63-66+73.
[3]何晓芳.日本岁时文化的内涵及演变——以端午节为例[J].戏剧之家,2018,(10):220-222.
[4]何晓芳.浅析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特点——以伊势神宫的“式年迁宫”为中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8):129-131.
[5]何晓芳.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初探——以《伊豆舞女》《雪国》《古都》为中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1):96-97+143.
[6]何晓芳.川端康成文学研究在中国[J].大学院纪要《二松》(日本),2019,(33).69-87.
[7]何晓芳.关于沈从文的《边城》[J].日本闻一多学会会报《神话与诗》(日本),2019,(3):75-85.
[8]何晓芳.试论川端康成的《古都>》[J].文艺空间(日本),2021,2021,(3):58-65.
二、著作
译著
《守望中国发展》,浙江出版集团东京株式会社,2018。
三、科研项目
1.河南省教育厅项目“日本岁时文化现状及其借鉴意义研究”(2018GH0031),主持人,已结项。
2.《<湖海诗传>整理》,2015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主
在研(1528),主要参加人,在研。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现代小说个体叙事与伦理建构研究” (18BWW031),主要参加人,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