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徽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徽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训、院风、教风、学风
“百年外院”丛书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史馆
编者按: 一百年艰苦奋斗,高歌不辍;一百年辛勤耕耘,桃李芬芳。一百多年来,一代代河大人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形成了优秀的办学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汇聚河大力量,传承河大精神,弘扬河大文化,校党委宣传部年初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学院文化建设的通知》(校党宣字2015[6]号),将学院文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亮点。
通知下发后,各个学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将文化建设作为学院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继承传统、展示成就的重要载体,打造彰显学院特色、深受师生喜爱和认同的学院文化,从而不断提高我校的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我校在实践“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特色”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迈上新台阶。其中,走过一个世纪的外语学院,厚积薄发,率先垂范,构筑了以凝练、准确的“院训、院风”,厚重、翔实的“百年外院”丛书,青春、时尚的学院宣传片,典雅、生动的院史馆为代表的文化建设新图景,使这所百年学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开篇的话
一个世纪的风雨砥砺,数辈学人的筚路蓝缕,使外语学院发展成为了一个专业种类齐全、学科层次完整的教学科研单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如今的外语学院,设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和翻译6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为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建设学科),英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并连续多年进入全国A++行列,最好成绩位居全国综合类院校第四名。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高级英语》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此外,本科生各语种的专业四级、八级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30个百分点以上,考研、出国留学人数屡创新高。在河南大学2015年就业率统计中,外语学院的初次就业率达97.06%,位居全校前列。
一百年的风雨沧桑,使这棵参天大树愈加枝繁叶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带着好奇与崇敬,笔者走进了这所百年老院。
春夏之交,百事正兴——外语学院文化建设面面观
在河南大学,有这样一个角落:它很小很小,但承载着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和未来。在这里,你可以听到熟悉的英语、绕口的俄语、优雅的法语、铿锵有力的德语……伴着鸟鸣,迎着朝阳,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的学子们日复一日的在这里练习口语、发音,背诵单词、课文,熟悉语法、句式。这里,就是河南大学英语角。
干净的楼梯、明净的大门,走进外语学院北楼,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简约、整洁。门口摆放着一张展板,正在举行“外语学院第二届我最喜欢的老师”风采展,是由大四学生毕业前认真评选出的结果。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获奖的老师来说,这既是一种莫大的肯定,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荣誉。
顺着楼梯而上,各个楼层都有学生在长廊上读书,他们或倚栏杆高声朗读,或坐在小马扎上默读不语;教室内,同学们在聚精会神的听讲,没课的同学或安静地读写,或抱书沉思,每一个人都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沉浸在外国语言文学的知识海洋里。
“‘勤学善思、明理笃行’,这是我们外语学院的学风,仿佛是一位长者对年轻学子的教诲和鼓励。”外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陈洁说:“一走进外语学院,你会有一种想读书学习的冲动。没有人去逼着你学,但你会在不知不觉地被身边的氛围所感染,自觉地投入学习。这样才会感觉到踏实。”许多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2012级德语专业的孙怡雯告诉我们:“外院有一种力量,拉着你、拽着你不断地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
走进外语学院党委办公室,黄鑫老师正在全神贯注地为刚刚从出版社拿来的图书小样做着校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出身的他一直都为能参与外语学院“百年外院”丛书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他面前的《成长档案:外语学院素质教育成果集》,是由学院近十年涌现出的优秀学子代表共同完成的一部经验总结。另外,《学路回眸: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学科发展口述史》也正在进行编辑校对,《百年印迹: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院志》的撰写即将收尾,《外院往事: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校友忆往》的征稿工作已经启动。
走进外院南楼,一层东侧的空房内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整理。乍一看,这只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但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外语学院院史馆。优雅的文字叙述、美观的设计、精细的图纸、完备的资料……“从准备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外院历史那份独有的璀璨和厚重。”负责外语学院院史馆文字撰写工作的张召鹏老师告诉记者,“外语学院的厚重与深刻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这也是我愿意为外语学院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的原因。建成后,希望你们再来到这里,‘走一走’外院的百年历程。”
走出外语南楼,我们看到远处架着一台摄像机,三三两两的外院学子或是端庄优雅,或是帅气逼人,或是言笑晏晏,或是低头沉思……这是外语学院的宣传片正在拍摄。也许,外院学子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勤奋好学但失于活泼。而现在,通过一帧帧画面,展现出了一个开放、时尚、充满活力的新外院。
日月轮回,沧桑变迁,不仅让外语学院这所百年老院厚重、从容,也让它变得更加自信、成熟。那些荣耀和光芒,它选择藏在心里,然后带着更远大的目标继续前行。
百年沧桑,义不容辞——为校史做积淀,做丛书记录“活历史”
从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首届招收英文科学员两班140人,拉开河南高等教育的序幕,到今天人才济济、桃李芬芳,引领中原高等教育,百年风雨沧桑,孕育出外语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精神品质,传承优良传统、发扬学院精神成为外语学院在“新百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让全院师生更好地感受身边大师的风采,学习身边的榜样,更好地传承大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落窠臼、锐意创新的治学精神,是外语学院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学院决定访谈每一位外院名师,通过他们的叙述,记录学院发展的历史,还能让后人领略他们的风采。
作为教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师生代表看望吴雪莉教授。2014年9月10日,2011级翻译专业学生房芸菲作为学生代表,终于见到了这位平时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老教授:“以前觉得吴老师就像是一个传说,今天第一次见到她,感觉就像邻居家里的老奶奶一样,亲切和蔼。吴老师很关心我们的学习,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立德树人、知行合一’,这是外语学院的教风,三尺讲台上始终活跃着一群肩负责任、尽职敬业、令人敬佩的好老师,但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孤坐青灯,甘于寂寞,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教师这份职业最深刻的含义。张今、吴雪莉、刘炳善、徐盛桓教授就是他们其中的典型代表。”外语学院院长高继海给记者说。
张今教授是河南大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也是河南大学唯一一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翻译家和哲学家。
他是一位虚怀若谷、身为世范的大师,总是以一颗宽容随和的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他心无旁骛地研究学术,认真负责地培育学生,坦荡从容地做人做事。
1994年,由于博士点建设的需要,张先生亲自用方格稿纸一笔一划地给学校写推荐信,极力推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的徐盛桓教授加盟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科。“1995年徐盛桓教授来到河大任教,月薪5000元。而作为我校当时唯一的博士生导师,老师的工资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但他老人家从未向外语系、学校或任何个人提及。”外语学院原院长张克定是张今先生的博士生,他对老师的坦荡胸襟很是钦佩。
2013年9月20日,张今先生因病逝世。为了弘扬张今先生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虚怀若谷、诚实正直的优良作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甘于寂寞、殚精竭虑的奉献精神和突破传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外语学院党委决定,在全院师生中大力开展“向张今先生学习”的活动。活动以“爱岗敬业、弘扬高尚师德”为主题,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专题座谈、主题征文等形式,在全院上下掀起了浓厚的氛围。
“刘炳善教授生命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医院度过,去世当天还在看书、做卡片”。说起刘炳善教授,外语学院副院长杨朝军深有感触,“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将卡片一个一个码好,串起来,放在方便面的箱子里,箱子摞起来比一个人还高。”就这样,他编纂出了广为赞誉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该书被誉为“中国莎学研究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成就”,荣获“国家图书奖”。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为该书题词:“莎学津梁”。
然而,刘炳善教授却在2010年冬天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而今,吴雪莉教授已经90岁高龄,外语学院不愿错失这些珍贵的活历史,他们的事业、著译、精神,无一不是百年河大的财富,也无一不是文化河南的财富。外院人要用文字,用影像,用各种方式保存他们的毕生热爱和所学,使之为世人所知,后继有人,泽被后人。
于是,便有了《学路回眸: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学科发展口述史》。而访谈的老教授、老学者越多,发现百年校庆时所做的外语学院院志需要补充、完善、修改的地方就越多。因此,学院专门邀请校史专家、校档案馆副馆长陈宁宁老师参与新版院志的策划、编写工作。
“可以说,丛书的编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退休的领导、专家不顾年迈与身体不便,积极地配合并出谋划策;青年教师更是不辞辛苦,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采访,搜集整理资料;学生们也热情参与编辑、校对等后期工作;学院领导班子自始至终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全院上下师生联动,所有参与者不仅直接感受到学院厚重的人文底蕴,还学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身上宝贵的精神品质,同时还无形中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可谓一举多得。”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樊小勇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你能从老先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你会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越是和这些老先生接触,你身上的使命感就会越强烈,不断驱使你要更好完成学院文化历史的记录保存工作,更好地对待现有的工作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参与《学路回眸: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学科发展口述史》采访撰写工作的外语学院副院长李香玲这样说。青年教师孙李英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从一开始学院要求我们去做,到后来我们主动去做没有安排的事情,外院人的这种归属感和使命感越来越强”。
内聚人心,外树形象——通过“院训、院风、教风、学风”表述语,拍摄宣传片凝聚外院精神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外语学院从2012年百年校庆期间便开始了学院“院训、院风、教风、学风”表述语的总结凝练工作。2014年初,在广泛征集全院师生、广大校友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梳理出三种入围方案,再聘请专家进行审议、讨论,到最后公布候选方案,接受全院师生和广大校友的投票和选择。
黄鑫老师作为意见征集汇总的整理者,参与了表述语形成的整个过程。他说,这中间经历了多少次商议和修改已经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每一次大家都很认真的发言、讨论,每一次都经过了慎重而周密的思考,才形成了表述语的草案。
2015年1月8日,外语学院召开了“四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草案。至此,外语学院“院训、院风、教风、学风”表述语正式出台。
外语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王晓茹对此深有感触:“学院开展‘院训、院风、教风、学风’表述语征集活动后,我才渐渐明白,之所以外院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正是因为有好的教风、学风。”
正如外语学院党委书记万新芳所说的那样,“院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百余年历史的积淀,外语学院才拥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更好地认识过去,认识自身,有利于科学规划学院未来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一系列文化建设的初衷和目的。”
表述语的产生过程可能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外语学院关于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经历了广泛参与、集体智慧、民主决策的过程,全院师生广泛参与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不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还提升了主人翁意识。这一系列文化建设,是凝结全院智慧的心血之作,更好地凝聚起外语学院的精神力量,也增强着每一位外院人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中西合璧,质量首位——教授治学,以人为本
点击进入外语学院新改版升级的网站,首页以深蓝为主色调,新闻、通知、教学、科研、活动等一目了然,院训、院徽、院旗简约醒目。2015年5月,67届校友返校聚会,聚会结束,外语学院的网站首页即放上了校友聚会的照片,上面还写着这样一段话:“纵然时光飞逝,年华老去,母校永远都会在这里,静静地等你回来。”。6月,毕业季,2015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相继离校,外语学院的首页上放上了毕业生的风采;7月,吴雪莉90华诞,学院网站的首页上是吴雪莉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校党委书记关爱和给吴老师过生日的图片。网站首页的图片作为学院的一扇窗表现着学院的情怀。未来,在首页显眼的位置还将上传外语学院的宣传片,展示学院的风采。
“为保障学院的文化建设,我们已经把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学院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学院还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学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外语学院副院长马国强告诉记者。
院史馆的筹建、网站的改版、丛书的编纂、院情片的拍摄无不是根据学院实际出发而进行的有益实践举措,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行之有效的。除此之外,外语学院党委还一直坚持组织开展传统的、常规的文化建设活动,如每年举办“书香外院”读书活动,清明节举办缅怀刘炳善教授纪念活动,前往河南大学抗战流亡时期办学地潭头、南召等山区进行义务支教活动,2015年外语学院“爱在路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南郏县陈寨村进行实践活动,荣获国家级实践团队。外文合唱节、朗诵配音大赛、各语种演讲比赛、模拟联合国活动、“美在外院”摄影展等,无一不体现出学院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决心。学院党委申报的《学院党建文化建设与学院软实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河南大学2013年度基层党建创新立项校级项目一等奖,申报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案例《感恩实践助梦育人》荣获河南省教育厅评选的全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申报的《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荣获河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中西合璧,质量首位”这样的办学理念不仅已经成为外语学院师生的共识,也是外语学院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
河南省师德标兵我院德语专业教师张晓晖近10年来坚持开展的“母亲助学金”公益活动,就是在学院党委的肯定、鼓励、指导、支持和帮助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从最初在博客上发起设立“母亲助学金”的倡议,到如今已经累计募集到资金85万余元,并募集物资50万余元,累计帮助贫困生2000多人次。其事迹得到了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张晓晖告诉记者,他并不觉得做这些有多么伟大,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有太多感恩奉献、捐资助学、无私回报的事迹。从1999年开始,以外语系1917级老校友侯镜如先生名字命名的‘侯镜如奖学金’已在河南大学资助品学兼优的研究生723人。身处这所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百年老校,你会无时不被身边的人和事所感动,应该把他们的事业继承下去,把他们的精神传递下去。”
校党委书记关爱和表示:文化是一种精神血脉,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种精神基因。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她可以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大学,改变一个民族,改变一个世界。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并存的,因而显得斑斓多彩。我们民族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因而绵延至今。我们大学的文化是生命力极强的,她滋润着每一棵撒在河南大学的种子开花结果。
从外院走出的河大学子,不管目的地在哪里,起飞的地方都是河南大学,都深深眷恋着这片温暖的像家一样的故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文化的力量显示的是智慧、修养、眼界和耐力,更是一种人生选择,如同外语学院院训“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深刻期待一样,它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外院人不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