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一级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本专业现有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0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河南省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和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人。
河南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为全国第二批招生培养单位。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011年6月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签约设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河南大学翻译基地,承担外研社名著复译等“双语工程”项目。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和笔译实验室。
二、研究方向
1.英语口译
三、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应用型口笔译人才。要求掌握坚实的翻译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翻译工作或翻译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翻译职业素养。
四、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
五、学习形式与年限
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职人员攻读)两种,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在校学习课程1年,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在实践基地学习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学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边实践边撰写学位论文,按学校规定时间回校接受论文评阅,进行答辩和学位申请。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4年,可以采取脱产1学年在校学习课程,修满学分后回原工作单位实践,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也可以采取在职兼读的方式,利用节假日定期到校学习课程,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学年,修满学分后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按学校规定时间提交论文、进行答辩和申请学位。
六、课程设置
类 别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学分 | 授课教师 |
专业基础课 | 翻译概论 | 考试 | 54 | 1 | 3 | 姜玲 |
基础笔译 | 考试 | 54 | 1 | 3 | 张玉红 |
基础口译 | 考试 | 54 | 1 | 3 | 薛玲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 考试 | 54 | 2 | 3 | 李关学 |
专业课 | 二级口译 | 考试 | 54 | 2 | 3 | 付江涛 |
外事翻译 | 考试 | 54 | 1 | 3 | 张璟慧 |
口译工作坊 | 考试 | 54 | 2 | 3 | 张璟慧 付江涛 |
文化与旅游翻译 | 考试 | 54 | 1 | 3 | 丁岚 |
专业实习实践 | 考试与 考查 | 统一安排 | 3 | 8 | 统一安排 |
选修课 | 翻译理论 | 论文 | 54 | 2 | 2 | 杨清平 |
翻译史与学科动态前沿 | 论文 | 54 | 2 | 2 | 杨清平 郭尚兴 |
翻译批评与译文赏析 | 论文 | 54 | 1 | 2 | 杨清平 |
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 | 论文 | 54 | 2 | 2 | 高继海 |
翻译学专项研究 | 论文 | 54 | 1 | 2 | 郭尚兴 姜玲 |
语言学 | 论文 | 54 | 2 | 2 | 杨朝军 |
翻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 | 考查 | 54 | 2 | 2 | 郭尚兴 杨朝军 |
英汉文学翻译 | 考试 | 54 | 2 | 2 | 李巧慧 |
计算机辅助翻译 | 考试 | 54 | 2 | 2 | 侯健 |
文体概论 | 考试 | 54 | 1 | 2 | 刘荡荡 |
跨文化交际 | 考试 | 54 | 2 | 2 | 白玉杰 付江涛 |
商务翻译 | 考试 | 54 | 2 | 2 | 林天羽 |
科技翻译 | 考试 | 54 | 1 | 2 | 丁岚 |
旅游翻译 | 考试 | 54 | 2 | 2 | 李香玲 |
传媒翻译 | 考试 | 54 | 2 | 2 | 李巧慧 |
补修课 | 英汉翻译 | - | - | - | - | 随本科生 |
汉英翻译 | - | - | - | - | 随本科生 |
| | - | - | - | |
(注:各类课程开设门数、学时、学分允许在规定的基础上调整,但不能超过)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采用翻译项目与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任选一种:
(1)翻译项目与研究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万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千字的研究报告。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万字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5千字。研究论文也可用英文撰写,篇幅相当于1万5千字。
以上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八、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
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课程学分为研究生根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通过课堂学习和课程考核而获得的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等课程学分及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学分;论文学分为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所获得的学分,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学位论文。研究生必须根据培养计划通过课程考试或考查。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大于或等于70分 (百分制)方可取得学分,其他课程大于或等于60分可取得学分。
各专业总学分不低于 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2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外聘专家讲座、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3)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翻译实务。笔译专业学生至少有10万字的笔译实践;口译专业学生至少完成20次口译任务。
(4)设立导师组,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根据需要在国内相关行业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担任职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