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首 页>>专题专栏>>课程思政>>正文

“外院无虚席”(河大外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之“外院名师”篇) 勤于耕耘的学者 淡泊名利的智者

作者:
日期:2022年09月29日 18:12
浏览量:

勤于耕耘的学者 淡泊名利的智者

——追忆张今先生

作者:姜玲博士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张今先生是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翻译家和哲学家,曾任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学会顾问,河南省译协名誉会长,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英语教学会理事,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学术委员。张今先生是河南大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也是河南大学唯一一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

张今先生主要从事英汉对比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东方辩证法等方面的研究。虽然张今先生已于2013年9月20日晚上7点30分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的党性原则;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忘我工作的职业道德;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优良作风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并时刻激励着我们。

一、志向远大党性强

张今先生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讲党性、顾大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恪尽职守,忘我工作。

张今先生从小就向往马克思主义,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张今先生13岁时就和同学郭世昌、詹祥金一起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共同阅读进步书刊。后来,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李廉,并在他的建议下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1945年,他重新考入中央大学历史系。

张今先生喜欢文学和历史,曾经梦想当一名作家。但是,为了中国革命,他放弃了学习历史转而学习英语,放弃了成为文学家的梦想,转而从事翻译工作。

那是1945年9月,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签订了停战协议,发布了停战令,并组成了由美国代表参加的“三人小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进行“调处”。这样一来,中共方面就需要大批英语翻译人员。周恩来同志指示,要在半个月内从重庆和成都的大学生中挑选一批政治上可靠、有一定英文水平的人,经短期培训后,担任我方翻译,并为迎接革命胜利准备干部。

张今先生当时还是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大一新生,当新青社小组组长、中共地下党员谷风同志问他是否愿意到解放区去当英语翻译时,激情满怀的青年回答得斩钉截铁。在谷风同志的安排下他到上清寺参加了英语考试,成绩合格后在红岩村十八集团军办事处的指示下立即去了解放区张家口,开始正式的翻译工作。

右一为张今先生

1946年10月,国民党傅作义军队进攻张家口,张今先生和其他二十多名从重庆来的同学申请到延安新华社工作。不久,他又和同学一起奉派转向太行。当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继续向山东或东北进军,有的去了国民党区工作,其余人员则被分配到了《人民日报》报社。张今先生当时一心想深入前线,那样就可以更直接地发挥作用,他向中央分局组织部的同志提出自己想到安阳县工作和体验生活,考虑到张今先生是文职工作者,安阳作为游击区危险颇多,组织部便安排他去了比较安定的边区贸易局。

到了贸易局,局长刘岱峰拿出两份英文机器说明书让他翻译。借助着英汉辞典,张今翻译出的说明书准确、流畅,让使用者很是满意。一时间,张今会翻译进口机器说明书的消息不胫而走,晋冀鲁豫军区也得知这个消息,并把他借调到军区,主要任务是翻译联合国救济总署运送到解放区的救济物资中各种药品的仿单。在完成此项翻译工作后,张今先生又服从安排,先后调到新华社临时总社和新华社总社工作,历任新华社翻译部翻译、校订、美洲组组长、英文组组长等职。同时,在新华社工作期间,张今先生通过自编材料和亲自授课的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前后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新闻翻译工作者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1957年,张今先生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中右分子,1958年10月被送往隶属于北京市劳改局的茶淀农场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今先生两度身陷牛棚,饱受磨练,直到1979年平反改正。尽管两次受到不公平待遇,张今先生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他经常说,是共产党给了他一切,他必须好好工作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中,他也一直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勤于耕耘业务精

张今先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时刻想着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恪尽职守,忘我工作。

张今先生是1987年正式调入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工作的。他不仅自己努力工作,勤奋研究,而且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中青年教师投身到艰巨的工作之中。初到外语系时,他觉得这里英语教学力量很强,但对科学研究重视不够。为此,他先后出版了6本专著,努力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活跃科研氛围。他还非常关心和支持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曾和李泽民主任、研究生处张德宗处长一起,北进京城,南下广州,为我校申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而奔走呼吁,费力劳神。并于1994年向学院领导和学校领导亲笔书写推荐信,力陈华南师范大学徐盛桓教授的学术造诣和引进的必要性、紧迫性,促成了徐先生的加盟,保证了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于1998年顺利获批。

张今先生在科研工作中,善于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他毕生从事英汉翻译工作,翻译实践经验非常丰富,这些实践经验促进了他的文学翻译原理和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形成。也因此,他的专著都是“言之有物”的,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决不是重弹别人的老调。先生认为,做科研要避免被前人的框框所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往那个框框里跳。为此,他给自己订了两条规矩:一、在研究的初期阶段,只学习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前人的文献一律不看,等自己的理论系统形成以后,再去阅读前人的著作,从中吸收养分,藉以修改和补充自己的理论体系。二、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决不写书。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先生也会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按需补课”,他博览群书,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广泛阅读各种有关书籍,从各个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吸收急需的知识。

2002年,张今先生已经75岁高龄,但他听说拓扑学对语言学研究很有帮助就到学校图书馆借来拓扑学方面的著作阅读。

后来,张今先生又对世界文明的起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要对此进行研究,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只能从一些考古书籍中的图腾、图片、塑像等文物着手,为此,他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了上网,学会了在网上买书,在网上查资料,甚至还有了自己的博客,在博客里发表博文(42篇,主要是学术性文章),有的还附有照片。

张今先生说,做科研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人云亦云。这是最保险最安全的,但也是错误的,最没有出息的。因为这种科研没有新鲜见解,也就是没有创见。错了,不是自己的;对了,也是别人的。第二种境界就是善于破除别人的偏见。这是一种创新,是真正的科研,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第三种境界就是能够打破自己原来的偏见,这是科研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的。

张今先生1996年说过:从六十年代起,由于政治上失意,我就开始转向学术研究。幸而老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所成。在今后十年中,我将再作最后一次冲刺,完成预定的学术研究计划,以期上无愧于党,下无愧于祖国和人民,实现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张今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翻译家和哲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曾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英汉语信息结构对比研究”。主要著作有:《英汉比较语法纲要》《英译汉理论与实例》《文学翻译原理》《英语句型的动态研究》《英语抽象名词研究》《思想模块假说——我的语言生成观》《英汉语信息结构对比研究》《英汉翻译技巧》《东方辩证法》《文学翻译原理》(修订本)《英语句型的动态研究》(修订本)《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东方辩证法》(修订本)等。他参编了中国译协主持编写的《中国翻译大辞典》。译著有《美学原理》《美学史》《华盛顿传》《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无冕之王》《不平凡的一生——哈默传》等多部。他校订的著作有《科学史》和《科学的社会功能》等。专著《文学翻译原理》获得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学校出版社学术著作优秀奖。他被收录进《中国翻译家辞典》和《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2006年9月,他被中国翻译协会评为“资深翻译家”。

张今(右二)在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表彰会上

三、淡泊名利作风好

张今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忠诚党的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他顾大体、识大局、谦虚谨慎、为人忠厚、公道正派、光明磊落;他生活俭朴、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保持了共产党人优良的政治本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同事、爱护同志,深受师生和同志们的尊敬和爱戴。

作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进步学生,他见过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还受到过聂荣臻司令员的亲切接见。但说到这一切时,张先生一点也不骄傲,更没有居功,只是说这一切是一个偶然。

作为河南大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和河南大学唯一一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对河南大学充满感恩,他说是河南大学报请河南省职称评定委员会批准他当教授的。

在日常生活中,张今先生总是非常谦虚,非常诚恳。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无论是对年长的,还是对年轻的,他都以老师或同事相称,从未以专家学者自居。

张今先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攀比收入的高低、名利的多少。1979年平反之后,新华社的老领导老同事多次邀请他回北京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知道,北京的收入和待遇肯定远远好于安阳和开封,但是他更明白,时间不等人。文革十年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他不想再来回奔波了,他只希望能抓紧一切时间潜心做学问。同样,在他的力荐之下,学校采取超常办法于1995年成功引进了徐盛桓教授,月薪为5000元。而作为我校当时唯一一位博士生导师,张今先生的工资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但他老人家从未向外语系、学校或任何个人提及。这都源于他淡泊名利的思想和超然处事的态度!

张今先生离休之后,各级领导经常去他家里看望和慰问他,每次问到他在学术和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否需要帮助和支持时,他都说没有。其实,他的生活中有很多困难,比如他没有科研经费,他完成的书稿迟迟不能出版,他出门没有汽车,他孙子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他老伴没有职称待遇低,等等。按他的身份,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找学校解决的,但他就是不愿意给学校找“麻烦”。没办法,很多时候,家人只好背着他做一些事情。比如,2010年,张先生想回老家看看,因为年事已高坐不了长途汽车,他的小儿子张颖来到外语学院刘辰诞院长办公室,问问是否可以派一辆小车。语气中透出歉意,似乎是占了学院的便宜。刘院长当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想一想:与许国璋一起名列外语学界十二巨匠的一代宗师,坐坐车就这样歉疚!其实张今先生不知道,不是他占了学校的“便宜”,而是学院、学校乃至中国学术界都占了他的“便宜”!

2006年9月6日下午,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看望慰问张今先生

2 校党委书记关爱和2011年2月18日前往张今教授家中祝贺张今先生85岁生日

2011年2月18日下午,时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祝贺张今先生85岁生日

2013年元月,时任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看望张今先生

张今先生生活非常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贫民布衣。他写作所用的纸张都是很久以前的旧纸,颜色已经发黄,而且都是正面用完翻过来反面接着用。他甚至没有订书机,每次写完一份东西,都是他的夫人用针和线缝起来。为了节省纸张,他总是使用涂改液进行修改,或者用剪刀把纸张剪开之后再重新组合,粘贴在旧杂志纸上。

张今先生工作态度特别认真。离休之前,院里每次开大会,他都早早地赶来端坐在第一排。领导每次都说:您不必亲自前来,有什么事我们会去和您通报。或者您坚持要来,我们安排汽车去接您。先生只是笑而不答,下次开会他依然按时坐在第一排。

2000年,学校搞“三讲”学习活动,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写一份心得体会,张今先生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用钢笔写就,整整写了15页,而且他还恭恭敬敬地亲自把心得交到办公室。

2005年,全国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中有一个阶段要求每位党员提交一份党性分析材料。当时张今先生已年近八旬,耳背眼花,靠助听器和高倍放大镜等辅助工具才能勉强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接到学院党组织的通知后,他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又一次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用钢笔撰写了20多页的材料,认真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全面、深刻、具体地剖析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思想认识、理论研究、工作态度、待人处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将下一步的学习研究计划很详实地开列出来,亲自送到学院,让人看了肃然起敬。

2017年6月,为庆祝建校105周年,中共河南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决定在全校开展“感动河大”人物评选活动,深入挖掘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树立师生身边榜样。外语学院有四位教师当选,他们是张今、吴雪莉、刘炳善、张晓晖。

四、家和人兴风气正

张今先生常年专心于科学研究,家中的事务一般由其夫人马玉玲老师承担。张先生嘴上不说,但对夫人的所有付出和深情是心中有数的。2006年他们结婚50周年时,张先生赋诗一首,表达了他对夫人的真情厚意:

金婚有感

十八嫁我不离弃,患难相依情意深。

生儿育女君照料,衣食住行君费神。

一生劳累谁怜惜?君恩似海愧煞人!

但愿暮年享茶寿,报答平生操碎心!

(2006年1月12日于开封)

张今先生常常说一定要再活上十年,好好陪伴夫人,补偿夫人,让夫人安度晚年。

张今先生特别关爱孩子。孙子张京玮小的时候,经常去爷爷家找爷爷玩,他会坐在爷爷的怀里,让爷爷讲故事;或者缠着爷爷和他一起做游戏,先生总是笑呵呵地陪着,一点也不着急,完全沉浸在天伦之乐里。除此之外,张先生还经常给孙子讲道理,让他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通情达理的人。他还教孙子打扑克,下国际象棋,培养孩子的智力。张先生常说,张京玮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话语里充满了骄傲、自豪和疼爱。

为了中国革命,张今先生放弃了学习历史转而学习英语,放弃了成为文学家的梦想,转而从事翻译工作。为了促进学院的学科发展,张今先生12年里出版了6部高水平学术专著,受到国内很多知名学者的好评,也为学院获批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就是张今先生——勤于耕耘的学者 淡泊名利的智者。

策划: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务办

审校:肖艳 付江涛

上一篇:“外院无虚席”(河大外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之“外院名师”篇)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记杨朝军教授
下一篇:“外院无虚席” 河大外院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之“外院名师”篇 我同河大的“联姻”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联系电话:0371-22866487 技术支持: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